微信文章品牌微信公眾號文章中國石油微信文章新媒體大賽獲獎作品展播新中國一批工業乙烯誕生記
3月的,春天的氣息己經很濃了。在化工部原副部長林殷才的家里,陽光灑滿了溫馨的客廳。
林殷才正在同來訪的客人講述著那些為之奮斗并傾注了畢生精力的蘭化故事?;叵肫鹱哌^的崢嶸歲月,這位80多歲的老人眼眶濕潤了……
上個世紀六 年代,我國的石油化工工業還處于空白,當時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的石油化工發展已具備一定的水平。
一個系列是以褐煤為原料的化肥生產裝置,另一個是以糧食制取酒精為原料的橡膠生產裝置。而從蘇聯引進的管式爐制乙烯裝置工程建設才剛剛起步。
1960年9月20日,化工部下文決定在化工廠的基礎上正式成立化學工業公司。
當時,由于嚴重自然災害和蘇聯停止援助等原因,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遭遇極大困難。
在糧食酒精和煤炭供應短缺甚至中斷的情況下,以每年消耗2.5億斤糧食制取酒精為原料的合成橡膠生產和以原煤為原料的化肥生產都受到了嚴重威脅,有關政府部門曾提出“化肥限產,合成橡膠停產,職工到子午嶺開荒去”的主張,使得剛剛誕生的這個“共和國嬰兒”幾乎被扼殺在襁褓中。
今后的方向該怎么走,是束手待斃,還是尋求新的生路?蘭化公司領導班子在痛苦中思考與探索。
1961年6月26日,赴蘇聯莫斯科進行合作商談,參與 二年科技規劃中蘇會談歸國的林華,糾正了“反右傾”錯誤,被化工部任命為化學工業公司副經理兼總工程師,科研、設計和生產工作。他和時任經理郭宜民、黨委書記靳崇智等組成攻堅克難的領導班子,開始了攜手渡難關。
走馬上任的林華,懷著對祖國的赤誠之心,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識和資料,研究了我國化學工業的發展歷史和美、英、德、蘇、日等世界各國石油化工的新趨勢后,意識到蘭化要徹底擺脫主要原料與民爭糧的局面,必須要實現由糧煤向石油的轉化,只有走石油化工的道路,才是蘭化的出路,也是我國化學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不久之后,林華果斷提出了蘭化實施石油化工的戰略設想,建議以石油化工取代糧煤化工,改變蘭化的原料路線問題。他的見解立即得到了公司黨委的充分肯定與支持。
時任蘭化領導班子成員靳崇智、郭宜民、林華等都非常團結,大家作風民主,精誠合作,工作努力,形成了蘭化發展好的發展局面,也鑄就了蘭化公司歷史上一個重要轉折時期的到來。
經歷了1959年“反右傾運動給蘭化造成的極大傷害后,蘭化的領導班子格外珍惜團結,格外珍惜科研。
而在這個班子里,大家對林華都很尊重,對于林華等科技人員的主張,是全力支持,鼎力協助配合。對于蘭化的科技人員,公司領導也是格外的尊重。這給林華等科技工作者舒展才華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班子達成共識之后,林華上書化工部彭濤部長及部黨組,又上書西北局和省委。上書內容是在全面分析國外形勢和國內現狀的基礎上,針對丁苯橡膠裝置開車后,由于原料不足,生產難以為繼的狀況,建議蘭化應該向石油化工轉變。
首次提出開辟二原料來源,以輕質油及重油、柴油熱裂解制取烯烴,生產合成酒精,以滿足合成橡膠生產之需。
他的建議得到了化工部、西北局以及省委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決定將蘭煉的干氣引入蘭化合成橡膠廠,作為管式爐裝置的原料裂解生產乙烯。
乙烯作為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合成樹脂、塑料等系列產品的原料,是石油化工產業的核心,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黨中央始終高度關注蘭化公司由煤化工、糧食化工向石油化工的轉變,并大力推進這一歷史性的發展。
當時正值“大躍進后我國農業大幅減產時期,品展播新中國一全國糧食和棉花產量均未達到國家經濟調整的規定指標,甚至低于50年代初的水平,這種局面進一步加劇了加快發展石油化工的緊迫性。
在蘇聯1960年單方面中斷對我國經濟援助后,毛澤東主席就開始考慮同資本主義國家開展經濟交往,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并預言“總有一天會突破這個缺口。
當時缺電、缺原材料,廣大職工克服重重困難,首先避免了化肥廠、合成橡膠廠全面停工的危局。
為了從根本上改變化學工業公司的生產面貌,林華開始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得到公司黨政領導和職工的支持。批工業乙烯誕生記
于是,從1961年開始,一場“向石油化工新領域轉變”的攻關活動在公司上下開展了起來。
1961年7月,林華決定把蘭化公司生產處副處長林殷才調回合成橡膠廠任副廠長,協助自己主抓這